旅想太多 | 2030的旅行想象(上):身入其境的虚拟旅行

gooutwalkwalk_VR_AR_virtual_travel_2030

过去两年,我向身边一些朋友曾提起我对未来生活的想象,虽然多半朋友听后也仅保持观望态度,但一些我认为十年后会发生的改变,却因为新冠肺炎而提早来报到——这长达一年余的疫情加速了数位转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其中也包括中小型企业数码化、在家办公,甚至远距工作开始盛行的新常态。

除了在天上飞的车,这个世界正在酝酿改变的事情,可真太多了。

你一定略有听闻的VR旅行

无人不知的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已经不再是新鲜的科技,让人们可以在家中就能透过VR眼镜和配备体验环游世界的梦想——无论是上山下海,还是在异国观光都变得轻而易举,尤其对忙碌又无法请长假的上班族,以及长辈或是有健康隐忧而无法出国旅游的人士是一大喜讯。脸书(Facebook)早在2014年推出的Oculus Rift头戴式VR装置,而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在2019年与Force Field VR技术公司合作推行一款名为National Geographic Explore VR的虚拟旅行套件,在Oculus网站上仅售9.99美元。

但为何VR旅游即使博得普罗大众的眼球,却迟迟不成主流?对我来说,VR旅游确实缺乏吸引力,以VR技术开发的软件毕竟是纯虚拟场景,虽然是参考真实场景而开发,但仍然只能让用户在虚拟的地球世界做视觉上的旅行——结束后我们或许更会倾向相信这是一场电子游戏,而不是实在意义的旅行。

国家地理通过VR带你去北极冒险。穿梭在马丘比丘历史之间。

只欠一个温暖触碰的AR互动科技

增广实境(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又名增强现实)技术倒是离我对未来的旅游想象更近一些。AR科技与VR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各种技术互相辅助而达到虚拟与实境的叠加结合,因此以AR技术开发的旅游导览功能会更加真实与生动,像是眼前的艺术品能够拉近、放大,也可以更加仔细观察眼前物品的细节。

“活起来”的场景让我更愿意相信亲眼所见与真品无甚大差别,虽不至于身入其境,但AR技术至少满足视觉与听觉上的享受,再以文字为辅来提供导览资讯,也兼具互动能力——今时今日已开始采用AR科技的观光项目主要是博物馆及美术馆,除了用作有声导览,也可用于线上展览用途,供远方民众参观;有者甚至有互动功能,应用虚拟及实际影像的叠加结合,让人们仿佛能穿戴上艺术品或以自身面貌取代名画中的人物,提升体验乐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bIOuHgi7E
博物馆迷在家用AR应用逛展,也是很棒的导览小帮手。

以目前的AR概念,当中牵涉的侦测技术相当多,包括熟为人知的图像辨识(image recognition)、脸部辨识(face recognition)、GPS定位,还有空间辨识、光感辨识等技术,纵使应用在博物馆或美术馆这样的封闭空间上已经是个大工程,短期内这类技术或许还无法普及化并扩大到现实中更广的空间与范围。但或许在不远的未来,AR科技会逐渐成熟呢?

AR科技的伪互动(pseudo-interaction)能力及其相对生动的技术,对观光取得很大的进步,不失为一个忙碌生活中的观光旅游选择,但我倒始终觉得缺少了一个温暖触碰,以及旅程上的那些人情味。

2030年的旅游想象:在房间里行万里路

我对十年后的旅游想象,是希望在AR科技成熟的基础上,看见更多可能——我是不是能够在客厅里的沙发上坐一趟火车旅行,看风景、听火车汽笛声的同时,还能闻到窗外花草树木和海的味道,触碰旧火车里的木桌子?或是我在房间里踱步,却能身入其境感觉自己在瑞士度过冬天,没有雪落在身上却能感受冷风,再呵一口气?

战争时期的远距离恋人或友人,只能依赖书信;后来经历电报、有线电话、邮件、手机信息、MSN,直到今天的人们能用Whatsapp、微信等即时通话软件,或是仰赖视讯软件如Skype、Zoom来维持远距离的情谊——疫情之下我在房间里不难有天马行空的想法:会不会有一天,远方的人们不再和自己有一个荧幕的间隔,伸手就能触碰体温,仿佛和对方身处同一个空间。那我想去一趟加拿大网友的家中参观她的新厨房,蹲下来逗她家的猫咪主子;和远方的恋人同桌品一杯咖啡,再散步;或是到访很喜欢却需要转机三四次,于是很可能嫌麻烦而从未决定出发的小城市,我会和当地导游边走边聊,忘了我们从未真实相见。

新电信(Singtel)去年为了推广5G而拍摄的广告——虽然5G未必能直接带来这些发展,但影片内容所提到的各种想象却是我们值得期待的未来。

试想未来当我们拥有混合实境(Mixed Reality,简称MR,或是Extended Reality)科技所开发的可视化环境,在三维(3D)及其他技术的加持下实现虚拟与现实的结合,届时我们甚至可以和远方的人们在这个“环境”下共存并实时互动,这绝非不可能。

这样的一天,我想象会在2030年实现。十年后我们再把这一篇翻出来检阅一次。

对这一篇意犹未尽?

旅想太多 | 2030的旅行想象(下):Remote Working远距工作旅行不是梦(待解锁)

旅想太多 | 旅行的意义和无需意义

依然想去真实的博物馆/美术馆走一趟

越南 | 胡志明市美术馆:看画、建筑和地砖

4 thoughts on “旅想太多 | 2030的旅行想象(上):身入其境的虚拟旅行

  1. 我也覺得視覺以外的感官經驗才是旅行最不可或缺的經驗。之前在迪士尼樂園的Avatar世界旅遊體驗有一點點接近AR, 明明人騎在固定於地上的Banshi(Avatar電影裡的一種座騎動物),卻可以體會到從懸崖俯衝到海面時心臟快跳出來的刺激,跟撲面而來的海水味與濕氣。不知道這種技術什麼時候才能普及到家家戶戶🤣

    1. 或許AR會很快普及化呢!希望不用等那麼久,除了提升虛擬旅遊體驗,可能還會對生活帶來很大便利 哈哈!

  2. 我也覺得視覺以外的感官經驗才是旅行最不可或缺的經驗。之前在迪士尼樂園的Avatar世界旅遊體驗有一點點接近AR, 明明人騎在固定於地上的Banshi(Avatar電影裡的一種座騎動物),卻可以體會到從懸崖俯衝到海面時心臟快跳出來的刺激,跟撲面而來的海水味與濕氣。不知道這種技術什麼時候才能普及到家家戶戶🤣

  3. 我也覺得視覺以外的感官經驗才是旅行最不可或缺的經驗。之前在迪士尼樂園的Avatar世界旅遊體驗有一點點接近AR, 明明人騎在固定於地上的Banshi(Avatar電影裡的一種座騎動物),卻可以體會到從懸崖俯衝到海面時心臟快跳出來的刺激,跟撲面而來的海水味與濕氣。不知道這種技術什麼時候才能普及到家家戶戶🤣

Comments are closed.

error:
GO OUT WALK W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