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Uli家出發至鄰近的蒙馬特,那是雨後的清晨,地上散發的薄霧裡隱見陽光,總覺得就是個散步的最佳時機。
關於蒙馬特區 (Montmartre)
蒙馬特街區位於巴黎北部的第18區,是巴黎最熱門的景點之一。這裡曾是一片種滿了葡萄的山區,有着大大小小的葡萄酒庄,而受地產業的崛起和各項土地發展的影響,於1933年僅存一個葡萄園營運至今。蒙馬特被譽為巴黎最文藝的街區,大名鼎鼎的藝術家如梵谷、畢卡索都曾經在此生活,並留下許知名畫作。山腳下的風車、紅磨坊、酒吧和咖啡館,各個小巷處處都充滿了巴黎那迷人的風情。
途徑風月場所:紅磨坊(Moulin Rouge)
紅磨坊是一家始於1889年的歌舞廳,也是著名的法國舞蹈康康舞(Cancan)的發源地,至今紅磨坊每天都有康康舞的演出。
紅磨坊位於蒙馬特區的山腳的Clichy大道,屬於比卡爾(Pigalle)紅燈區內,大街上不難發現各式夜總會、酒吧、情趣店鋪,每當夜幕低垂,這裡總是七彩霓虹燈閃耀的街區。
我們從地鐵站一出,便抵達了紅磨坊風車的路口。早晨的街道就像還沒打扮好的女孩,沒有任何濾鏡和粉飾,那些還來不及清理的痕迹,隱藏不住昨夜的各種歡暢。我想,也許是清道夫還沒上班,人們還在宿醉,又或我倆真的起得很早。
由紅磨坊前往聖心堂的路上,途徑Tholoze街道,街道兩邊密密麻麻的建築,山坡上有一座建於1622年的風車,是蒙馬特里僅存四個風車之一,如今更是巴黎最後一座還可操作的風車,梵谷身前曾在蒙馬特短居2年,創作了無數的風景畫作品,也就曾以這裡的風車為創作靈感,畫下《蒙馬特的風車》這幅畫作。
愛牆:千言萬語就是愛嗎?
Abbesses 車站前的教堂,門面由鮮紅色的紅磚打造,建於1904年,是巴黎當代第一座以鋼筋水泥建成的教堂。教堂雖不比山頂的聖心堂來得出名,但在教堂對面的公園卻是遊覽蒙馬特的必到景點之一。
在公園裡有一道牆名為《愛牆》,牆上的藍色瓷磚上寫着超過三百種語言的“我愛你”,教堂的鐘聲響起,園區里的不少情侶在愛牆前許下誓言,或留下一張又一張的浪漫合照。
我不禁思索,愛是什麼呢?當一道牆把前面的路擋着,就算未知前方是否安危,是不是只有愛,才會讓你奮不顧身地跨越過去呢?難道愛一個人,真的需要用三百種不同語言來鋪張和告示,這些能比一顆恆久忍耐的心更勝一籌嗎?
我還記得聖經里寫在愛的真諦前,有一段話:“我若能說世人和天使的方言,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樣。”
也許,愛是一個深不可測的大道理,但若沒有發自內心的愛和外在的行動,再多的“我愛你”彷彿也只是天方夜譚。而真正的愛,也許就如法國知名作家Victor Hugo說的:
“愛,就是我未曾開口,你已懂我。”(法語原作:Aimer, c’est savoir dire je t’aime sans parler.)
小小的小丘廣場,大大的聖心大教堂
從愛牆我們繼續沿着傾斜的街道往上徒步旅行,看不同屋型、路過的咖啡廳門面設計、梯級欄杆拆除了又被扣上的愛情鎖、牆上各種繽紛色彩的塗鴉。
為了避開許多出現在聖心堂前的小偷或吉普賽人騙子集團,Uli特地帶我繞道先造訪臨近的小丘廣場(Place du Tertre)。在廣場中,有數於百計的畫家檔口,畫家坐在露天和樹影下為遊客即興作畫。當中也有不少畫家只專畫巴黎景色,每位畫家的風格不一,售賣的畫作形形色色,各花入各眼。廣場範圍不大,寸地黃金,據說每一位畫家的攤位只限於一平方米之大,並且同個位置由兩位畫家隔日輪流使用。
從小丘廣場往東前行,不久便能看到聖心大教堂(Sacré-Cœur)的華麗外觀。教堂外牆潔白無瑕和大圓頂設計,讓人還在遠方便能深感莊嚴肅穆。聖心堂位於海拔130米,是巴黎的制高點,從這裡能一覽巴黎最美麗的全景。
在巴黎一眾歷史悠久的教堂中,聖心堂雖屬最年輕的近代建築,但卻坐擁兩個世界之最:世界最大的耶穌聖象馬塞克畫、世界最大的薩瓦鍾。
聖心堂外到處都是慕名而來的遊客和各種的喧鬧聲,然而一進入教堂,巨高的拱頂和彩色玻璃窗的採光帶來的視覺感受,不禁讓人起敬,彷彿就從外面的世界,來到了一個和內心獨處的暗室。
我才發現,教堂里的世界最大已不再是重點,裡面那顆正在跳動的心才是關鍵。
後記:
蒙馬特可說是游巴黎的必到勝地,作為典型的觀光區,遊客和人游固然佔多,周邊生意也傾向商業化。從一座古老山村到今日的旅遊景點,從曾經的美好年代到今日的文藝小城,我更享受穿梭在各個小巷、店鋪後巷和梯級之間,因為似乎一切都在變換着,而只有這些被人遺忘小角落,無人觸及,卻造就了蒙馬特的美麗,延續了她文藝的氣息。
沒有什麼大理想,只願當個小人物。喜歡在安定中找刺激,在刺激中找安定。喜歡思考,喜歡看聽畫寫。喜歡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