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哪里 | 麻坡:走在后巷,看美丽的家乡

麻坡是我的故乡,从小在这里长大,由于长期在新加坡工作,我已经好久没有走在麻坡街道。自从疫情以后,每次一回到麻坡,我总是喜欢开着爸爸的老旧摩托车到处游车河。我喜欢这座小城的慢节奏,街边的老店、店里的人、熟悉的场景总是让我有莫名的归宿感。

“青春无罪”是这辆Yamaha Sport 100摩托车的名号

记得以前在吉隆坡求学,每当回到麻坡时,只要经过麻坡大桥,随着桥的上坡路就会见到交通灯前四个显眼的“MUAR”马来文字母装置,只要繁忙时间进入大马路时必会遇上塞车。更小时候,我记得大桥前还放了一座巨大型榴莲装置,因为麻坡是马来西亚榴莲盛产地之一,所以设立了如此装置成为地标。

每一次回家,很多的记忆总是会浮现在脑海里。很多人说这是一片正在老去的香妃城,然而疫情以后我每一次的“回家一趟”,总是会发现一些新鲜的事物,其实这里处处都有惊喜,后来我发现这里并没有老去,只是大家似乎比较习惯低调做事,喜欢低调做人。

市区后巷计划:我的家乡,如此美丽

记得几年前,在麻坡市中心因为修建人行道,有些街坊市民都觉得路变窄了、停车位也变少了,造成了许多的不便。反观几年以后,如此的声浪似乎早已不在。很多时候,改变是好的,人需要的是时间去接受和包容。现在麻坡市区的市容不断地提升,路人也多了,走在街道上感觉也安全舒适多了。这座小城那么美丽,容得下一切的美好,怎么能少了能让人放下脚步,细细欣赏她美丽的人行道呢?

就在上个月回家时,吃了早餐后,从咖啡店里准备开着“青春无罪”回家时,被咖啡店对面刚刚粉刷好的后巷给吸引了目光。于是,我沿着巷子一路穿梭,被眼前焕然一新的小巷给惊艳了!我心想,我的家乡,竟然如此美丽!我记得以往的后巷,都是一些不起眼的角落、停满了车子的小巷,里头也许有些阴暗,两旁肮脏的沟渠,时而则有些店家上下货物、堆积杂物,在这里出现三两只老鼠、蟑螂,见怪不怪。

如今,麻坡市区的后巷经过了整修变成了干净和整洁的行人步道。我超爱一道粉色系的新粉刷和墙上冒出的一些小植物,沿着裂缝,落地生根,找到了继续生长的理由。最美的是新粉刷掩盖不了这道墙岁月的纹路,留着的有无修饰的斑驳和美丽的人们。墙上五颜六色的壁画也是美的,但我更钟意有生命的一些存在,还有发现一些生活小事以及衣食住行的一些小细节。

榜上有名:马来西亚第一个增设实景壁画的地方

走在后巷,看着墙上五颜六色的壁画,不同的主题壁画,如:麻坡美食、历史建筑、各族文化与卡通人物等,每一道的壁画虽寓意不同,画风有异,但都不失凸显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的元素。眼前各种立体装置、3D壁画以及人行道、排水道基建的提升,促使这里成为一个适合散步与拍照打卡的景点,我不禁被这些义工、艺术家和地方政府共同付出的努力感到非常欣慰。更让我感到意想不到的是麻坡后巷计划里增设的实景壁画(Augmented Reality Mural)成功列入大马记录大全 (The Malaysia Book of Records)。

只要按照壁画旁的告示版,下载一个运用程序,便能用手机扫描并解读壁画的各种简介。这让我不得不放慢脚步想边走边看,边看边学。曾经无人问津的后巷,如今已摇身一变成了户外博物馆。现在的一辈(包括我自己),应该都不会知道麻坡在19世纪末是有火车运作的,而且是当时马来亚半岛继太平后,最早以火车铁路衔接的城市之一。没有走访这个后巷计划,扫描了实景壁画,我想我这个道道地地的麻坡人也许都不会发现这块土地的一些历史事迹。而至于其他的壁画,还有深藏在它背后的各种故事,我期待往后每一次回家的日子慢慢解锁,想必也得走个几回才能看得完。

我们必须开始,才来慢慢变好

我还发现在二马路观音庙旁的后巷修建也马不停蹄地进行着,墙上开始描绘着崭新壁画的轮廓,但还未上色。在新旧交替之间,改革和保存都缺一不可,而赋予这原本丑陋不堪的后巷新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绝对是好的开始。

法国巴黎即将在2024年禁止私人车辆驶入市中心,并将部分路段改造成园区和脚踏车道,以打造一个更环保的绿色都市。难以否认马来西亚的交通系统以及各大城市链接,市区内公交涵盖率确实还有许多进步空间,但这一次回去看着如火如荼的后巷计划后,我不得不说:我们真是在进步着!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麻坡曾被遴选为东盟国家最干净的旅行城市也绝对不是徒然的。假如你从未造访如此美丽的后巷计划,接近这淳朴小城之美,欢迎你尝试了各种美食以后,一定要到这里逛一逛!

*本文写在2022年8月初,截稿之时观音庙附近的工程已竣工。

更多近期相关游记:

error:
GO OUT WALK WALK